close

31sn00034op98sqn099p.jpg

心理罪2017年中國大陸懸疑推理電影,根據犯罪心理小說聞名於網路的作家雷米所著的同名系列小說第一部《畫像》改編,導演謝東燊,編劇顧小白,演員李易峰廖凡萬茜等主演。

剛看電影時會被故事中犯罪心理學、刑事偵查學、現場勘查學和法醫學等震攝,又不乏大膽奇詭的想象,使作品頗具感染力,確實很吸引人。可是看完電影再回想,你會發現少了點什麼。

320900048rp0n311647n.jpg

少了推理過程

心理罪》故事圍繞一起連環兇殺案展開,刑警隊隊長邰偉(廖凡飾演)面對兇案陷入僵局。大學生方木(李易峰飾演)被推薦來協助,他天賦奇才、洞悉犯罪心理,協助警隊破獲奇異的案件。劇情的推動靠天才方木的腦力爆發,少了讓觀眾可以參與用細節推理的樂趣,就給人一種編劇是全能,怎麼说怎麼有理。沒有解謎推理的快感,一切都成了直給,這才是這個最可惜的地方。

少了驚奇結局

偵探解密的故事都是由偵探調查,發現背後的驚人秘密,而謎底多與自己尊敬的人,或者意想不到的人有關。例如《將軍的女兒》(The Generals Daughter),講述即將退休的將軍正欲進入政界,其女兒伊莉莎白上尉卻突然被人奸殺,屍體被拋置在軍事訓練基地。刑事調查員奉命調查這起撲朔迷離的案件,這起案件涉及到的人物眾多。最後,真相揭曉原來將軍為求仕途不惜隱瞞案情和見死不救,才造成女兒生命的犧牲。心理罪》結尾的解謎幕後的藏鏡人是一位醫生(謝君豪飾演),缺乏新奇或劇情反轉的驚奇感。

少了惺惺相惜

《心理罪》電影在人物設定上似乎以雙男主角的路線,大學生方木負責用腦推動劇情,刑警隊長邰偉負責行動執行。這種雙主角的劇情,通常以靈魂伴侶的戲碼來推動,兩個認識或不認識的人,他們都是生命不完整的個體,在克服困難後,最後相互完成。

310n0003p60379ns48ss.jpg

《心理罪》電影確實有這種讓大學生方木與幹練警察邰偉互補完成的味道,方木年少張揚卻乏對自己與生命的認識,邰偉看似冷酷其實內心被情感羈絆。兩個不完整的人,理應通過偵查的過程從相互較勁到相知相惜,但劇情僅停留於相知,並沒有進一步相惜,少了彼此對戲產生倚賴與欣賞的火花。

少了罪犯角度的揪結不忍

好的犯罪電影,罪案的背后往往藏某時代人們對於某個現實問題的恐懼,犯罪動機的背后可以窺見某個時代特有的話題。而《心理罪》的世界完全是架空的,就是用一系列聳人聽聞的醫學、殺人與獵奇,看着熱鬧,缺發現實意義。最后,兇手之一的林海是搏擊高手,因女兒生病而產生犯罪動機,可以鋪陳的很揪結不忍,可惜人物刻劃單薄,結局又草草收尾,缺乏既惋惜又感動之餘韻。原本鬼魅狂狷的大反派醫生(謝君豪飾演)也可以有所發揮,結尾方木與醫生的大鬥智應該可以很精采,結果卻令人失望透頂。

少了連貫感的動作戲

《心理罪》導演給廖凡多場動作戲,行動力強,而且影帝級的演技極具壓迫性。電影第一幕裏的船塢搏擊,爛泥摔角,完全是港式的打鬥風格,迥異於廖凡在《師父》一招斃命的凌厲,但節奏明快,沒讓人失望。到了蝙蝠島應該是隊長邰偉與搏擊高手林海正面對決的高潮動作戲,結果虎頭蛇尾,與船塢的精采表現相差甚遠,前後不連貫。更別說最後搶孩子的動作戲,只能說一蹋糊塗。

320900048rp285s4888r.jpg

最後想說的是近來中國大陸很多影視作品都改編自網路小說,《心理罪》也是其中的一個例子。作者雷米是警察學院教師,以《心理罪》(網路原名《畫像》)等犯罪心理小說聞名於網路。大陸這類的網路小說創作,被網路平台的經營策略限制住了。在中國,網路小說稱為原創文學,而為了賺取VIP章節所得來的點數,必須顧及點閱率與流量。以唐家三少為例,他是中國市占率最大的網路小說平台「起點中文網」白金駐站作家,身家上億。他堅持每天上傳8,00010,000字,每年寫作量超過280萬字,最多一年曾寫了400萬字。「一個月難以出門一次」、「一年只拜訪一兩次朋友」等,這成為眾多專職網路寫手共同的寫照。活在網路世代,光靠有才還不能保證成功;拚命衝高閱讀量、點擊量,才能帶來收入。

網路文學特殊的集體創作方式,也造成網路寫手另類的精神壓力,讀者經常出手干預小說的劇情發展,為了閱讀量、點擊量,網路作家被迫迎合讀者的口味,違背構思時的初衷。如果中國的電影的編劇只能依賴網路小說,這種脫離原創、非功利、自由表達的文化命題,將陷入素材、產值化與經濟效益等困境中,無法自拔。《心理罪》就是一個例子,故事中豐富的犯罪心理學、刑事偵查學、現場勘查學和法醫學等知識等,又不乏大膽奇詭的想象,使作品具感染力。可是看完電影再回想,你會發現就是少了點什麼。

 

 

arrow
arrow

    藍迪樹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